近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标准分为六章,分别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阶段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与效益评价,于2016年5月1日实施。
标准首次给出了诸如“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部品”等术语和定义,如预制率特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同类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由于经验不多,标准暂以单体建筑为评价对象,要求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
标准将工业化建筑分为设计和工程项目两个评价阶段,设计评价是基础,通过后方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其中,工程项目评价包括设计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与效益评价。标准将工业化建筑评价分为基础项和评分项,前者为工业化建筑的必要条件,后者为规定分值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根据设计、建造、管理与效益评价的分值及其权重计算总得分,按照总得分的高低,工业化建筑可评为a级、aa级、aaa级。
标准强调协同设计、协同工作,保证使工业化建筑的高效率和质量,注重一体化的装修设计和施工,引导成品建筑交工,注重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构件图设计等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和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强调减少废弃物排放、节水节材、提高效率,突出绿色环保等综合效益。
|